9月8日中午,泉州太平洋码头操作部计划室接到泉州海事局交管中心指令:泉州湾外海有1艘过境集装箱船舶,因机舱内失火,船舶失去动力,急需协助靠泊抢险作业。收到抢险求助信息后,公司领导高度重视,要求充分履行港口的社会责任和义务,体现国企担当,优先保证遇险船舶进港靠泊,生产部门要调动一切可用资源,确保抢险作业安全高效有序。
受今年第11号台风“轩岚诺”外围影响,泉州石湖港集装箱船舶集中抵港,泊位非常紧张,且临近中秋佳节,堆场集装箱盘存及进出量较大。在接到抢险任务后,操作部计划室第一时间与海事交管、引航站、拖轮及各相关方联系,获取船舶资料及载箱信息,协调在港船舶,调整生产计划,腾出泊位资源,盘整堆场箱子,留出足够箱区箱位,为抢险救助做好了充分准备。
9月9日上午,在3艘大马力拖轮的拖带下,载重2.3万吨、载箱量675自然箱的遇险船舶“中洲长鸿”轮,在泉州港资深引航员的指挥下,缓缓停靠进石湖港2号泊位。操作部计划室根据该船的实际情况,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卸船方案、堆场计划,紧锣密鼓执行着抢卸作业预案,由于准备充分、措施得当、计划科学合理,生产作业有条不紊按预定方案和预案执行。
9月10日上午,在泉州海事交管中心、泉州引航站和当地拖轮公司的共同努力下,遇险船舶“中洲长鸿”轮顺利离港,圆满完成本次抢险任务。
操作部计划室在本次抢险救助过程中,积极主动,勇于作为,生产计划科学合理,生产组织安全高效,将遇险船舶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,以实际行动体现了港口生产排头兵的精神和担当。
图一:进港靠泊。
图二:抢卸作业。
图三:安全离港。
石湖港区 王茂春